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

《面試官問完,開AI回答》如何使用 AWS 解決 Laravel 高流量問題:一份完整的技術指南

 

前言

當您的 Laravel 應用程式從初期的成長期邁入高流量階段時,單一伺服器架構將無法滿足龐大的併發請求,進而導致服務變慢甚至中斷。本指南旨在提供一個全面的技術路線圖,說明如何利用 Amazon Web Services (AWS) 的各種彈性服務,將您的 Laravel 應用程式轉變為一個具備高可用性、高可擴展性與強大抗故障能力的分散式系統。

1. 高可用、高擴展性架構總覽

一個典型的 AWS-Laravel 高流量架構會將應用程式拆分為多個層級,每個層級都可獨立擴展:

使用者請求流程:

Client → CloudFront → ALB → Auto Scaling Group (EC2) → VPC Private Subnet

VPC Private Subnet ├── RDS 主資料庫

├── RDS 讀取副本

├── ElastiCache Redis

└── SQS Queue → Worker Cluster

這種設計允許您針對不同流量瓶頸進行精準的擴展與優化。

2. 負載平衡與自動擴展

這是解決高流量問題的核心策略。

  • Application Load Balancer (ALB): 負責將 HTTP/HTTPS 請求分散到多個後端 EC2 實例。

  • Auto Scaling Group (ASG): 根據您定義的指標(例如 CPU 使用率、網路流量或請求數),自動增減 EC2 實例的數量。

實作範例:

# 步驟 1: 建立 AMI 範本 (Image of AMI)
# 預先將您的 Laravel 程式碼、相依套件、Nginx/PHP-FPM 設定等打包成一個 AMI。
aws ec2 create-image --instance-id i-0123456789abcdef0 --name "laravel-app-ami"

# 步驟 2: 建立 Auto Scaling Group (Image of Auto Scaling)
aws autoscaling create-auto-scaling-group \
  --auto-scaling-group-name laravel-asg \
  --launch-template LaunchTemplateName=laravel-template \
  --min-size 2 --max-size 10 --desired-capacity 3 \
  --vpc-zone-identifier "subnet-xxxxxxx,subnet-yyyyyyy"

# 步驟 3: 設定 CPU 擴展策略 (Image of CPU Scaling)
# 當 CPU 使用率超過 70% 時,自動增加 2 個實例
aws autoscaling put-scaling-policy \
  --auto-scaling-group-name laravel-asg \
  --policy-name cpu-scale-out \
  --scaling-adjustment 2 \
  --adjustment-type ChangeInCapacity \
  --metric-aggregation-type Average \
  --cooldown 300

3. 資料庫層分離與讀寫分離

資料庫是高流量下的另一個常見瓶頸。

  • Amazon RDS (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): 將資料庫從 EC2 實例中分離出來,使用 RDS 提供的託管服務(如 MySQL 或 PostgreSQL)。

  • RDS Read Replicas: 建立讀取副本,將大量的 SELECT 查詢分散到這些副本上,從而減輕主資料庫的壓力。

Laravel 設定 (config/database.php):

'mysql' => [
    'read' => [
        'host' => ['replica1.endpoint', 'replica2.endpoint'],
    ],
    'write' => [
        'host' => ['primary.endpoint'],
    ],
    'sticky'    => true, // 確保在同一請求中,寫入後立即讀取會讀到最新資料
    'driver'    => 'mysql',
    'database'  => 'dbname',
    'username'  => 'user',
    'password'  => 'pass',
    'charset'   => 'utf8mb4',
    'collation' => 'utf8mb4_unicode_ci',
],

4. 快取層設計

快取是提升讀取性能、減少資料庫負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

  • Amazon ElastiCache: 託管的 Redis 或 Memcached 服務。

  • Laravel Cache:session、頻繁查詢的資料、頁面 фрагment 等儲存於快取。

Laravel 設定 (.env):

CACHE_DRIVER=redis
REDIS_HOST=cache-cluster.xxxxxx.use1.cache.amazonaws.com
REDIS_PORT=6379

5. 佇列與背景任務

將耗時的任務(如發送郵件、圖像處理、產生報表等)轉為非同步執行。

  • Amazon SQS (Simple Queue Service): 高可用性的訊息佇列服務。

  • Laravel Queues: 設定為使用 sqs 驅動,並透過 php artisan queue:work 啟動背景工作程式。

Laravel 設定 (.env):

QUEUE_CONNECTION=sqs
SQS_PREFIX=[https://sqs.us-east-1.amazonaws.com/123456789012](https://sqs.us-east-1.amazonaws.com/123456789012)
SQS_QUEUE=laravel-tasks
AWS_ACCESS_KEY_ID=AKIA...
AWS_SECRET_ACCESS_KEY=...

6. 靜態資源與 CDN 最佳化

  • Amazon S3: 將所有靜態檔案(圖片、CSS、JS)集中儲存於此。

  • Amazon CloudFront: 作為內容傳遞網路(CDN),將靜態檔案快取於全球邊緣節點,大幅提升載入速度並降低伺服器負載。

Laravel 設定 (config/filesystems.php):

's3' => [
    'driver' => 's3',
    'key'    => env('AWS_ACCESS_KEY_ID'),
    'secret' => env('AWS_SECRET_ACCESS_KEY'),
    'region' => env('AWS_DEFAULT_REGION'),
    'bucket' => env('AWS_BUCKET'),
    'url'    => env('AWS_CLOUDFRONT_URL'),
],

7. 日誌、監控與告警

  • CloudWatch Logs: 集中收集應用程式與伺服器的日誌。

  • CloudWatch Metrics: 監控 EC2 的 CPU、記憶體、網路流量,以及 ALB 的請求延遲等。

  • CloudWatch Alarms: 當指標超出設定的閾值時,透過 Amazon SNS 發送通知到電子郵件或 Slack。

8. 安全性與存取控制

  • VPC Subnets: 將資料庫、快取等敏感資源部署在 Private Subnet 中,僅允許 EC2 實例存取。

  • IAM Roles: 提供 EC2 實例最小權限的 IAM Role,以安全地存取 S3、SQS 等服務。

  • AWS WAF: 部署在 ALB 前端,作為 Web 應用程式防火牆,抵禦常見的網路攻擊。

9. 基礎設施即程式碼(IaC)與 CI/CD

  • IaC (Infrastructure as Code): 使用 CloudFormation 或 Terraform,透過程式碼定義和管理您的 AWS 基礎設施,確保環境的一致性與可重複性。

  • CI/CD (持續整合與持續部署): 使用 AWS CodePipeline、CodeBuild 和 CodeDeploy,自動化您的程式碼從提交、建置到部署的整個流程,實現快速、可靠的發佈。

10. 成本最佳化策略

  • EC2: 考慮使用 Spot InstancesSavings Plans 降低成本。

  • RDS: 選擇適合您工作負載的實例類型,並利用 Multi-AZ (多可用區域) 提供高可用性而非 Read Replica

  • CloudWatch: 僅監控您需要的指標,並審查告警規則,避免不必要的開銷。

  • 定期審核: 定期透過 Cost Explorer 分析費用熱區,並關閉閒置資源。

結語

透過上述策略,您可以構建一個強大、可擴展且具備成本效益的 Laravel 應用程式架構。請記住,這是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,應持續監控系統性能並根據實際流量模式進行調整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